贵州遨鹰旅行社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光临!我社提供贵州旅游品质接待、贵阳旅游线路报价及报名,贵州旅游景点、贵州贵阳酒店宾馆、贵州旅游租车在线预订,贵州旅游攻略、旅游资讯在线展示等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天龙屯堡(AAAA级)

时间:2022/1/11 14:14:00 作者:旅游攻略 来源:遨鹰旅游
0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屯堡人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龙屯堡。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门票

         60元/人

开放时间

       8:00-19:00(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屯堡简介

       走进天龙屯堡,仿佛走进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春天的寨子是灵动的,我们到的当天,一个两百人的旅游团从贵阳赶来,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话讲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遗风。景区解说导游全是天龙的农村姑娘,她们成为当地农民参与办旅游的一个亮点。

       屯堡村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本寨的房子,云山屯的门子,天龙的“模子”。所谓“模子”,指天龙发展旅游的模式。2007年3月5日,天龙农民旅游协会会长郑锦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协会农民前几天跑到他家,要求参股办旅游。”现今公司已经有意向把农民引进门。

       天龙屯堡古镇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有名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最早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叫饭笼驿。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时至今日依然如帮,这里仍是驻军重地。 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天龙屯堡古镇更名为“饭笼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依然是清廷的驿站和屯兵重地。

       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下设2个主要旅游景区——天台山风景区和天龙屯堡景区,分布在平坝县天龙镇境内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天台山如一岭石立田畴,山虽不高,其势陡峭,直插蓝天。似一座登天高台,故名。明万历年间,白云寺僧卓锡天台,依山形地势,以木石架建五龙寺,被誉为“石头的绝唱”,今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天台山建筑奇特,多是石块砌成的城堡,建造之初,有着极强的军事性,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军事性淡化,天台山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香火圣地。走进天台山,就仿佛走进了一座神奇的植物王国,它有着三千余种的植物,蔓萝遮日,灵樟冲霄。天台山传说甚多,吴三桂拜望其叔吴风,曾带着陈圆圆宿于伍龙寺,现在还有宝剑一把,朝服一件,朝匾一块,存于伍龙寺内。当您站于山峰,有天台揽胜,群峰来朝之感叹。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屯垦。现今的屯堡人都是数百年前从内地迁来的军士的后代。六百余年来,他们仍保留继承着明代的生活习俗、文化习俗。屯堡人的屯堡二字,实是二个概念——“屯”是指军屯,是军队传递书信,接待来往官员和部队家属居住的地方,“堡”是指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见到构筑坚固的屯堡的屯堡群和高耸的碉堡。在碉堡的不同方向留三角形的观察窗眼。现在依旧保存完好,岿然屹立。至今,在古城堡上仍依稀可见一见旧时战乱留下的痕迹。屯堡村庄,大多沿袭了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石头村落建筑形式。数百年来,更朝迭代,世事变换,而屯堡人却在这黔境一隅顽强地坚守着他们祖先的传统保持着大明朝文化。

名字由来

       天龙原名饭笼,本世纪初,天龙的几位有名乡儒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不雅,经提议,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这就是天龙屯堡镇“天龙”二字的由来。

屯堡历史

       中国的屯田历史最早可上追溯到汉代的汉文帝时,那时汉文帝为了充实边防力量,招募了大量的移民到边疆屯田,汉武帝和汉宣帝使用军队屯田驻垦, 文帝的“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 武帝、宣帝的军队屯田为军屯之祖。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折,下令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今天我们来追寻明代屯田西南的历史足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不少“屯堡文化”研究专家指出: 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视为是贵州、云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 由于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贵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础,贵州才能于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从此“独立”,不再隶属于云南、四川等省管辖。

       朱元璋在征服梁王和土司之后, 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派军士屯垦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明军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腊月十一日攻下普定之后,命安陆侯吴复修建城池,次年(1382年)二月建成了普定卫城, 由顾成担任最高军事长官“指挥使”。普定卫下设前后左中右5个千户所,每个干户所统兵1120名,长官称千户:每个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统兵114名, 长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设5个小旗,小旗领兵10兵,每个卫所总领兵额5600名。按照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带家眷,5600名军士就是5600个家庭,这些征南将士的家眷们自愿和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象这种以军士和军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称为军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军屯建立之后和云贵众多土司势力相比较,仍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平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尽数迁移入滇黔屯田, 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 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为了再扩大军队给养的来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开荒种植,用所收谷物向政府换取“官盐”用于经营,这种屯田形式称为商屯。朱元璋命令所有屯田军民加强团结,控制当地土司势力,保证政令畅通,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屯田·移民户闲时为民, 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明代在西南大规模的屯田彻底的的改变了这里,从洪武年问开始至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的汉族军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改变了西南“夷多汉少”的局面。明代中后期山于战乱和苛赋日越加重, 屯田制度才逐渐步入了衰退。

屯堡结构

       今日的贵州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ldquo;汉家住街头,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rdquo;,这句话中的&ldquo;汉家住街头&rdquo;,反映出明代屯田多半是在交通要道两侧, 以普定-卫-<安J帧)的屯田为例: 安顺位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势较为平坦,贵州的大坝子多半于此,真可谓地肥水美,再则安顺是滇黔古驿道的必经之地,素有&ldquo;滇之喉、黔之腹、 粤蜀之唇齿&rdquo;的称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这就保证了屯田的成功, 邮务和经济动脉的畅通。沿驿道两侧的屯田把土司势力一分为二,使其不能联络,有效的分割了土司势力。现今在安顺市周边的屯堡仍能找到很多用于燃放烽火的烽火台遗址,在那时哨兵如发现土司有 不轨动象,便燃放烽火发送信号,其它屯堡中的防备力量便快速聚集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攻击。

西南屯田

       明代西南屯田有着伟大意义,它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民族文化

相关阅读
梵净山(AAAAA级)

梵净山(AAAAA级)

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西江千户苗寨(AAAA级)

西江千户苗寨(AAAA级)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荔波大小七孔景区(AAAAA级)

荔波大小七孔景区(AAAAA级)

荔波大小七孔分为小七孔景区和大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区全长7公里,山水秀美精巧,景致古朴幽静,置身景区之中,游人立即能够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情怀和如梦如歌律。

金海雪山(AAAA级)

金海雪山(AAAA级)

咨询内容

姓名: 电话:

看不清

他们说...

共1页 总共0条信息 首页上一页 1 下一页末页